Thảo luận Thành viên:Cnbhkine/Nháp

Nội dung trang không được hỗ trợ ở ngôn ngữ khác.
Bách khoa toàn thư mở Wikipedia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chú thích 1])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朝代,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公元1368年,时为韩宋吴王的朱元璋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在应天府登基国号大明[2],由於明朝皇帝姓,因此又稱朱明[1]。建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定都於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1]

明朝前期,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明初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3] 。至成祖朱棣时期,国势达到顶峰,永乐年间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现代学者称为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景泰帝時期,虽然经過土木堡之变,惟经過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但国力中衰[3]宪宗孝宗相继与民休息,政局尚可平穩。武宗沉溺游乐,最终使明孝宗一脉绝嗣。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行嘉靖新政,并于屯门海战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葡萄牙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方在澳门获得居留权。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后移居西苑一心修玄、不问朝政,在位后期任用胡宗宪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倭患。明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万历中兴国力得到恢复,神宗中期,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明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明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崇祯的决策失误以及内忧外患,明朝最终亡于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公元1644年,崇祯帝自缢於北京煤山,至此明朝國祚共276年,後繼南明明鄭政權延續數十年,直至1683年清朝佔領臺灣方止[1]

晚明至清朝为中国古代人口的高峰期,晚明人口在1.6亿至2亿间。[4][5]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三千年历史上也是最高的,据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和清朝一样)。事实上据他研究,1500年中国GDP总量(618亿美元)已首次超过印度(605亿美元)。[6]这里仅表明购买力平价,与所谓财政收入 (Government revenue) 是不同的概念,大多数中国学者如刘逖认为麦迪森已经高估了中国历史上的GDP总量和人均GDP。[7]据刘逖指出国际公认的生存水平线是400美元,因此刘逖对麦迪森明朝数据做了调整,认为1600年中国人均GDP在388美元、1610年在386美元、1620年在391美元、1630年在344美元、1640年在367美元,而非麦迪森说的一直维持在600美元。[8]

明朝的領土囊括今日萬里長城以南及遼寧省之範圍,初年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黑龍江流域諸部落有宗主權[chú thích 2],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9]不過,國際上對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存在較大的爭議。[10] 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今越南北部)[1],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其领土面積約為1000萬平方公里[11]。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12],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13],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两亿[14]。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15]

清朝官修史書《明史》中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16]、「遠邁漢唐」[17]。史學家閻崇年亦稱讚明成祖迁都至北京之舉為「天子守国门」,而崇祯帝在国难临头之际未曾丢弃皇都仓皇逃跑被称為「君主死社稷」,然而據史料記載,崇祯有多次棄京南逃失敗的記錄:「(光時亨)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18][19][20][21]。有說法称由於皇權過度集中,因此經常發生皇帝不理政事,或是由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1],但史學家钱穆指出明朝虽然决策权集中在皇帝那里,亦不是全由皇帝来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22],另外根據黃仁宇教授在《萬曆十五年》裡面的論述,由於中晚明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23]

Kiến nghị Cnbhkine nên dịch lại đoạn mở đầu này. Tôi thấy trong phần lịch sử có vai câu không đúng nghĩa lắm. ví dụ câu này 天下至此初定, bạn dịch là Trung Quốc đến đây ổn định, nhưng ổn định hay sơ định?

Không trả lời thật bất lịch sự

  1. ^ a b c d e f Lỗi chú thích: Thẻ <ref> sai; không có nội dung trong thẻ ref có tên 明太祖的開國規模
  2. ^ 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二「國號」條:“國號上加大字,始於胡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漢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稱之詞。”
  3. ^ a b “明朝” (bằng tiếng Trung). 中华文化信息网. Truy cập ngày 13 tháng 2 năm 2014.
  4. ^ Fairbank, John King; Goldman, Merle (2006), China: A New History; Second Enlarged Edition,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74-01828-1.
  5. ^ Ebrey, Patricia Buckley (1999),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66991-X.
  6. ^ Maddison, Angus (2007), 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30 AD. Essays in Macro-Economic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227211, page. 379, table A.4.M
  7. ^ 1820年清朝GDP第一靠谱吗 专家:源于大胆估测
  8. ^ 刘逖,1600—184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估算,2011年6月23日
  9. ^ 《明史·志第十六》:“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属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
  10. ^ 例如哈佛大學所繪製的明朝最大疆域圖就未將西藏包括在內,而《中国歷史地图集》的主編人谭其骧亦表示:“明朝对东北辽东边墙以外,对青藏高原的统治是很薄弱的,只是一种羁縻关系而已,真正的统治是谈不上的。我们要说老实话,现在把明朝对西藏关系来比之于元朝对西藏的关系,清朝对西藏的关系,这是不行的,是远远赶不上的。”
  11. ^ 例如根據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明朝极盛時的国土面积为997萬平方公里。
  12. ^ 《明宪宗实录》:是岁天下户九百二十一万六百九十户,口七千一百八十五万一百三十二口。
  13. ^ 《正说明朝三百年》孙景峰李金玉著
  14. ^ 注:按照历史地理学专家葛剑雄教授所著的《中国人口史》估算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15. ^ 张宏杰 (2013).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1080949.
  16. ^ 注:南京明孝陵,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四个金字:“治隆唐宋”,这是清朝康熙皇帝立的碑,康熙认为朱元璋治理明朝比唐宋还兴隆。
  17. ^ 张廷玉《明史.本紀第七》: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18. ^ 閻崇年《正說清朝十二帝.咸豐帝奕》,中華書局
  19. ^ “最多人污蔑的明朝:亡国不亡骨气 断头不断脊梁” (bằng tiếng Trung). 凤凰网. 28 tháng 11 năm 2008. Truy cập ngày 23 tháng 4 năm 2014.
  20. ^ 《清史編年 第一卷 順朝》:「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
  21. ^ 朱由檢多次召見主張「南遷圖存」的左中允李明睿說:「朕有此志久矣,無人贊勷,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朕志決矣。諸臣不從,奈何?爾且密之。」(《平寇志》卷八)。但左都御史李邦華卻主張「皇上自然守社稷」(《皇明李忠文先生集》卷六);這時給事中光時亨指責「李明睿南遷為邪說。」「不殺明睿,不足以安人心!」(蔣德璟:《愨書》卷十二)大臣遂不敢議論南遷之事;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建都》條云:「當李賊之圍京師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懸絕北,音塵不貫,一時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達,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
  22.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当时小官归吏部尚书任用,大官则由七卿,九卿,或再加上外面的巡抚总督开会来公开推举,这叫廷推。倘使有大事,各部不能单独决定,也常由七卿,九卿公决,这叫做廷议。倘使有大的狱讼,三法司解决不了,也由七卿,九卿开会定狱,这叫做廷鞠。这一制度,本来汉代早就有,朝廷集议大事,屡见正史记载,可见一切事,还不是全由皇帝独裁的。再说给事中,他官阶虽只七品,但在明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官。明代给事中是分科的,依照尚书六部分六科。如户部给事中,兵部给事中,礼部给事中,故又叫六科给事中。大抵这个人精习财政,便派做户部给事中。那个人懂军事,就派做兵部给事中。皇帝诏书必经尚书,始分部行下全国。此六科给事中仍可有封驳权。如关于财政问题,上面命令到了户部,户部给事中,就可参加审核,发表意见,这好像现在西方政府中的专家智囊团。只要他们不同意,仍可原旨退还。而且给事中并无大官,可以各自单独发表意见。遇到廷推、廷议、廷鞠,他们也可出席。一般说来,他们的意见是很受尊重的。若他们表示反对,在当时谓之科参。往往六部尚书因为科参,束手无策,只有把原议搁下。这仍然是当时君权之一节限。”第104—105页
  23. ^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第三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這種僵持的局面,應該看做本章一開始所說的「憲法危機」。因為僵局之不能打破,原因不在於法律。法律的問題始終沒有被人提起,即皇帝如果一定要廢長立幼,他並不是找不到理論上的依據。假如我們的帝國真正能夠實行法治,而繼承皇位這個問題又由一個具有獨立性的法庭來作出判決,那麼皇帝委託律師根據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來作辯護,他是很有勝訴的可能的...這樣的一個皇帝,實際上已經不是國事的處置者,而是處置國事的一個權威性的象徵。他應該做到寓至善於無形。如果他能夠保持感情與個性的真空,經常演習各種禮儀,以增強抽象的倫理觀念,他就和上述要求恰相符合。多少年來,文官已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強迫坐在寶座上的皇帝在處理政務時擯斥他個人的意志。皇帝沒有辦法抵禦這種力量,因為他的權威產生於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實際上所能控制的則至為微薄。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


Lỗi chú thích: Đã tìm thấy thẻ <ref> với tên nhóm “chú thích”, nhưng không tìm thấy thẻ tương ứng <references group="chú thích"/> tương ứng, hoặc thẻ đóng </ref> bị thiếu